52gaoapp@mail.com
添加时间:另一方面,对于老话题“巴菲特是否错过了科技股”的探讨。笔者认为,就目前的情况来说,并不能确定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有所失误。早在20年前,巴菲特就解释了自己为什么不投科技股:投资决策的关键不是看一个行业可以给社会带来多大的影响、可以增长多少,而是研究特定公司、资产的优势和持续性。而在其发表此番言论之前,随着美国股市中科技股估值的不断攀升,价值投资已经不再流行,取而代之的是所谓的“成长型投资”。1999年,美国有457家公司上市,308家来自科技行业,117家在上市当天市值就翻了一番。诸多知名投行也推出互联网专项基金,投资这些新上市的科技公司。然而,其中的泡沫却鲜有人知。那些很害怕错过上车机会的人,更是变成了泡沫的推手。彼时,只有很少的人能始终保持自己的投资理念,而巴菲特是其中之一。
在过渡期内,银行新发行的理财产品应当符合《办法》规定。同时,可以发行老产品对接未到期资产,但应控制存量理财产品的整体规模;过渡期结束后,不得再发行或者存续违反规定的理财产品。在具体实施中,《办法》要求银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,按照自主有序方式制定本行理财业务整改计划,明确时间进度安排和内部职责分工,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并经董事长签批后,报监管部门认可。监管部门负责监督指导各行实施整改计划,对于提前完成整改的银行,给予适当监管激励。过渡期结束后,对于因特殊原因而难以回表的存量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,以及未到期的存量股权类资产,经报监管部门同意,商业银行可以采取适当安排,稳妥有序处理。
责任编辑:万露孔祥科:供应链的重点不在于专业分工,而在于整合“供应链的重点不在于专业分工,而在于整合。供应链必须在每个价值链上做整体的整合,才能创造出更大的利益。”古典丝路基金会董事长、中华共济基金会董事长孔祥科在由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,自贸区福州片区管委会、福州市商务局、福州市台港澳办、福州市贸促会、《财经》杂志、《财经》智库联合承办的2019中国供应链高峰论坛上如此表示。
邓锋表示,VC(风险投资)常常会做的一些事就是所谓的增加价值,一方面要有很多投入,但更重要的一点在于要看准行业,并给企业家足够的时间来学习。“我习惯看大的方向,而不去猜回报的具体时间点。无论是人工智能、大数据,还是健康医疗,也无论是一年、三年还是五年,只要方向是对的、人是对的就可以。”邓锋说道,“再好的苗子,它中间也要成长,也需要摔跟头、需要撞墙,投资者这时便需要做一个耐心的资本,给企业家学习的时间,甚至可能在他们摔了跟头之后,你鼓励他,耐心是做长期价值投资中很重要的一点。”
但是,我们现在谈供应链这件事情,重点不在于专业分工,供应链更着重于整合的工作。供应链必须在每个价值链上做整体的整合,创造出更大的利益。那么台湾这些非常优秀的中小企业,他一直在国际分工上有它的位置,可是缺乏整合的能力。也就是说常常不在这条链上,所以没有办法赚到该有的利润。中国大陆今天的供应链产业着眼于全世界竞争力,我想大陆应该有能力把台湾中小企业整合到大中华地区的供应链下,来争取全世界最大的利益,谋取更多的福利。
一直以来,巴菲特“不投科技股”的言论和行为,从刚出现时的震惊四座,变成如今为不少人所调侃。与此同时,巴菲特曾多次表示对苹果公司的看好,这次苹果业绩大幅缩水似乎也跟他开了个玩笑。有些人认为这次巴菲特终于“看走了眼”,更多人也在为巴菲特等投资大佬们错过了互联网投资热潮而惋惜。巴菲特对苹果公司真的“看走了眼”?巴菲特们真的在被互联网抛弃吗?尽管事实看来似乎确是如此,然而笔者并不苟同。